中国法院的反诉讼禁令揭示了一个严峻的新现实

在发展法治和为外国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方面,我们努力为中国的进步点赞。就在一个多星期前,我们讨论了中国商标如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用,这正是因为中国政府机构和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外国公司和国内公司都是如此。

但并非所有关于在华经商的消息都是正面的。据《福克斯商业》报道,"自2020年以来,在四起重大案件中,中国法院发出了所谓的反诉禁令,阻止外国公司在世界任何地方采取法律行动保护其商业秘密"。从这些禁令中受益的四家公司中,有三家是中国公司。

反诉禁令(ASI)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反诉禁令 "通常由法院签发,以防止相同的案件在多个法律场所同时审理"。通常,反诉禁令用于防止一方试图规避合同中的法庭选择条款。

然而,中国法院正在以新颖的方式将人工智能武器化。中国法院使用人工影响识别不是为了执行法院选择条款,而是为了完全堵住当事人的嘴。在其中一起案件中,日本公司夏普(Sharp)在日本起诉中国公司奥普(Oppo)专利侵权。OPPO 在深圳提起了新的诉讼,中国法院欣然接受了该案的管辖权,并签发了《反诉通知书》,使所有其他法院无从下手。该《协定》规定,如不遵守,每周罚款 100 万美元。

直到2017 年,"中国法律中还没有反诉禁令"。直到那一年,"中国法院往往对外国法院签发的反诉禁令置之不理","没有记录表明官方司法对此类司法文件的态度"。中国法院不再无视反诉禁令时,并不是为了执行反诉禁令,而是为了命令当事人撤回在不同司法管辖区提交的反诉禁令。

这些事态发展凸显了中国法律体系的一个严峻现实。中国政府和法院正在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多保护,但前提是受到负面影响的中方当事人并不重要。

例如,中国对商标抢注者采取了越来越严厉的措施。这些实体注册商标时并不打算使用这些商标,而是希望在有人(通常是真正的品牌所有者)想要使用这些商标时获得报酬。

擅自占地者通常都是无名小卒,有时甚至是不折不扣的坏蛋,他们所做的事情即使不违法,也会受到人们的唾弃。一般的擅自占地者不会把出售商标赚到的钱报税。制造手提包和仿制球衣的普通造假者也是如此。他们通常在暗处活动,除了违反知识产权法外,很可能还违反了其他中国法律。

但是,当小米、华为和 OPPO 等国内冠军企业的利益受到威胁时,情况就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法院会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这些当事人的利益。

阅读更多

诉讼和仲裁